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概述

經濟危機(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個或多個國民經濟或整個世界經濟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不斷收縮(負的經濟增長率)。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 。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爆發普遍的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衝擊。

產生經濟危機原因

經濟危機的後果

  經濟危機的後果可能是:

  • 社會動亂
  • 政變
  • 战爭

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

  經濟危機的現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和战後有所不同。但無論是战前或战後,其共同點是:商品滯銷利潤減少,導致生產(主要是工業生產)急劇下降,失業大量增加,企業开工不足並大批倒閉,生產力產品遭到嚴重的破壞和損失,社會經濟陷入癱瘓、混亂和倒退狀態。生產下降和失業激增,是战前與战後經濟危機的共同的主要標志。战前與战後不同之處,主要是在貨幣金融危機方面。在战前的危機中,一般是通貨緊縮,物價下跌,銀根喫緊,利率上升,銀行擠兌並大批倒閉;而在战後的危機中,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採取膨脹政策以及其他原因,從1957~1958年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开始,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危機期間都出現了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反常現象。

  主要表現是:商品大量過剩,銷售停滯;生產大幅度下降,企業开工不足甚至倒閉,失業工人劇增;企業資金周轉不靈,銀根緊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嚴重破壞,銀行紛紛宣布破產等。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採取了通貨膨脹政策及其他措施,致使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危機中出現了生產停滯與通貨膨脹同時並存的現象。

經濟危機的特徵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生產過剩的危機。但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所表現出來的生產過剩,不是生產的絕對過剩,而是一種相對的過剩,即相對於勞動羣衆有支付能力需求而言表現爲過剩的經濟危機。因此,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時,一方面資本家的貨物堆積如山,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廣大勞動羣衆卻處於失業或半失業狀態,因購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資料。資本主義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最顯著地表現了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局限性。

經濟危機產生的根源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是由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即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佔有制之間的矛盾決定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具體表現有:

  ①個別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導致社會再生產比例關系的破壞,從而引致經濟危機的爆發。

  ②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同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

資本家在追逐高額利潤動機的驅使下,拼命擴大生產,加強對工人的剝削,結果是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落後於社會生產的增長,市場上的商品找不到銷路,造成生產的相對過剩,引起經濟危機的爆發。因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尖銳化的必然結果。

  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早在簡單商品生產中就已經存在,這是同貨幣作爲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聯系的。但是,只有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佔統治地位以後,危機的可能性才變成了現實性。隨着簡單商品經濟的矛盾──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發展成爲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就使經濟危機的發生成爲不可避免的了。

  在資本主義社會裏,隨着社會分工的廣泛發展,商品生產佔統治地位,每個資本主義企業都成爲社會化大生產這個復雜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它在客觀上是服務於整個社會,滿足社會需要、應受社會調節的。但是,由於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統治,生產完全從屬於資本家的利益,生產成果都被他們所佔有。而資本家生產的唯一目的,就是生產並佔有剩余價值,他們“生產的擴大或縮小,不是取決於生產和社會需要即社會地發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而是取決於無酬勞動的佔有以及這個無酬勞動和物化勞動之比,或者按照資本主義的說法,取決於利潤以及這個利潤和所使用的資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潤率。因此,當生產的擴大程度在另一個前提下還遠爲不足的時候,對資本主義生產的限制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不是在需要的滿足要求停頓時停頓,而是在利潤的生產和實現要求停頓時停頓”(《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 288頁)。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重要表現之一,就是單個企業生產的有組織性同整個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單個企業的生產,在資本家或其代理人的統一指揮下,是有組織、有計劃的;而整個社會生產卻基本上陷於無政府狀態。社會再生產過程比例關系的失調,特別是生產與需要之間的比例關系的失調,是資本主義私有制所造成的必然結果。私有制把社會生產割裂开來,資本家們各行其是。各生產部比例的不協調,是資本主義生產運動中的經常現象,而按比例的發展,則是資本主義生產運動中的個別情況。嚴重比例失調是引起經濟危機的重要原因之一。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資本主義產能力的巨大增長同勞動羣衆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即生產與市場需求之間的矛盾或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在追逐高額利潤的驅使下,所有資本家都拼命發展生產,加強對工人的剝削,結果是勞動者有支付能力需求落後於整個社會生產的增長,商品賣不出去,造成生產的相對過剩。這是引起經濟危機的最根本的原因。

  生產與消費的矛盾以及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作爲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具體表現是彼此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正是它們的結合,才不可避免地使資本主義社會再生產周期地遭到破壞,引起生產過剩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的周期性

  資本主義無法消除產生經濟危機的根源,因而經濟危機周期地爆發。經濟危機的這種周期性使資本主義再生產也表現出周期性,這種周期包括四個階段 :危機、蕭條、復蘇和高漲。

  危機往往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最繁榮時爆發,資本主義的各種矛盾這時達到最尖銳的程度。危機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環節出現,然後迅速波及各個部門,最後導致整個社會經濟活動嚴重混亂。危機是經濟周期的決定性階段,是上一個經濟周期的終點,也是下一個經濟周期的起點。危機之後是蕭條階段。

  在蕭條階段,商品供給超過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現象有所緩和,生產不再繼續下降,失業人數也不再增加 ,但過剩商品還未完全銷售出去,社會購买力仍然十分低下,社會經濟呈停滯狀態。

  蕭條階段之後,市場情況有所好轉,生產开始逐步回升,經濟逐漸擺脫停滯局面,於是,蕭條階段過渡到復蘇階段。

  在復蘇階段,由於市場的擴大,價格开始上升,利潤漸有回升,從而刺激着資本家增加投資、擴大生產。隨着生產的不斷擴大,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逐漸加快,社會生產超過危機前的最高點,進入經濟周期的高漲階段。

  在高漲階段,整個資本主義經濟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但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只是暫時的,繁榮包含了新的危機的先兆。隨着社會生產的不斷擴大,資本主義經濟的各種矛盾發展到尖銳程度時,危機必將再次爆發。資本主義經濟進入了下一個周期。

 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經濟危機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機與危機之間的間隔表現了一定的規律性。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發生普遍的生產過剩經濟危機以來,隨後發生危機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資本主義自由競爭階段以及向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過渡時期,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一次這樣的經濟危機。進入20世紀,在1900年危機之後,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又發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發生一次危機。

  從一次危機爆發到下次危機开始之間的這個期間,構成資本主義再生產的一個周期,或稱經濟周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每一個周期都包括危機、蕭條、復蘇、高漲四個不同的階段。战後的周期雖然發生了某些形態變化,但四個階段的交替仍然是周期的基礎。

  關於經濟危機的周期性,有兩個問題需要研究。一個是周期性的原因,一個是周期長短的原因。

  危機周期性的原因,要從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運動變化中去尋找。這一基本矛盾雖然貫穿於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始終,但並不是每時每刻都處於嚴重激化之中,而是有時尖銳,有時緩和,呈現出一種波浪式發展的狀態。經濟危機是這一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又反過來通過對生產力的破壞暫時強制地緩解這一矛盾。但危機並不能消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一次危機過去後,隨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其基本矛盾又會逐步重新激化起來,使另一次危機成爲不可避免。正如恩格斯所說:“在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炸毀以前不能使矛盾得到解決,所以它就成爲周期性的了。資本主義生產產生了新的‘惡性循環’”(《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 卷,第315頁)。

  關於周期長短的原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當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還沒有佔統治地位的時候,主要是由固定資本更新的周期決定的。固定資本的更新是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物質基礎。固定資本的更新必然會引起對機器設備等生產資料的大量需求,從而促進生產資料生產的恢復和發展。這反過來又會增加就業,提高勞動羣衆的購买能力,擴大消費資料市場,從而促進消費資料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因此,固定資本的更新爲資本主義經濟走出危機準備了物質條件。同時,它又會引起新的一輪生產過剩,爲下一次經濟危機提供物質基礎。在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階段,把物質磨損和精神磨損合起來看,大工業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部門的固定資本,平均大約10年左右就需要實行更新,固定資本的這個平均的生命周期,是決定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一個重要因素,爲周期性的經濟危機的間隔時間創造了物質基礎。

  不但在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中,沒有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就是在資本主義的早期,其經濟危機也是不規則的。當時,由於資本主義大工業還不夠發達,固定資本的再生產還沒有能夠成爲影響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盡管當時的英國頻繁出現過1788年、 1793年、1797年、1803年、1810年、1815年和1819年的經濟危機,但它們的出現和交替是沒有規則的,而且從整個社會來看,危機還是一種局部性的或地方性的。只有當大機器工業發展到對整個社會生產產生決定性影響的程度時,地方性的、局部性的危機才逐漸轉變爲波及一切主要工業部門、震撼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周期性生產過剩經濟危機。1825年首先在英國爆發的危機,就是最早一次這樣的危機。

  固定資本的更新固然是經濟周期的物質基礎,對危機間隔時間的長短有重大影響,但也不能把這一點絕對化了。上述論斷,對於1825年以後的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以及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壟斷資本主義時期,是有效的。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佔統治地位的時期,情況卻發生了變化。決定周期長短的因素,除了固定資本的更新以外,還有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加強幹預經濟的政策和措施。這些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的範圍內可以延緩或加速經濟危機的爆發,情況是錯綜復雜的,在當代,不能只用固定資本更新這樣一個因素去解釋經濟周期的長短。

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制度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加劇了資本主義社會各種矛盾的深化,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局限性和歷史過渡性。主要表現在:

  ①經濟危機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造成嚴重的破壞。

  ②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③經濟危機進一步激化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矛盾。

  ④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表明,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生產關系之間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從而暴露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過渡性。只有按照社會化大生產發展的要求,變資本主義私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也才能從根本上消滅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當代的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是從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中產生的,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危機就是不可避免的。從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看,自1825年英國开始出現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產過剩危機以來,每隔一定期間就要發生一次。除了上面談到的19世紀發生的幾次危機以外,進入20世紀,在1900年危機之後,又發生了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和 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又發生了次數不等的經濟危機。到目前爲止,就幾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看,發生經濟危機的次數是:

美國8次

1948~1949:生產率膨脹過急,產能力大大超過社會所需,美國經濟出現衰退
1953~1954:受對朝鮮的侵略战爭失敗的拖累,美國陷入經濟危機
1957~1958:美國工業生產持續下降了24個月,下降幅度最大時達到13.5%
1960~1961:美元危機首次出現,美元大幅貶值
1969~1970:貨幣緊縮政策引發美國經濟衰退
1973~1975:美元貶值石油危機共同催生的"滯脹"
1980~1982:美國股市暴跌引起全球股災
2007~2008:次貸危機現形,美國金融市場深陷泥潭

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

聯邦德國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

法國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

英國7次(1951~1952、 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

  在战後各國的歷次危機中,有的是屬於部分國家同期發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至於战後究竟發生過幾次世界性經濟危機,但嚴格說來,屬於世界性經濟危機的只有三次,即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經濟危機,因爲只有這三次危機表現了明顯的國際同期性。

  在上述各次危機中,最嚴重的一次是战前1929~1933年的大危機,這次危機震撼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波及所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被稱爲“三十年代的大危機”。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國十月革命後帝國主義時期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各種矛盾激化的條件下發生的。危機長達4年之久,生產下降和失業增長都達到了空前猛烈的程度。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幾乎下降了44%,比1913年的水平還低16%,倒退到1908年至1909年的水平,失業人數達到5000萬人左右,一些國家的失業率竟高達30~50%。資本主義世界的對外貿易總額下降了66%,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以下。就美國來說,工業生產下降了56.6%,其中生鐵產量減少了79.4%,鋼產量減少了75.8%,汽車產量減少了74.4%,整個加工工業工人人數減少42.7%,支付工資總額降低57.7%,全失業人數達1200多萬人。危機使資本主義世界的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德、意、日三國法西斯乘機上臺,它們相繼發動了侵略战爭,直至 1939年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危機過去以後,轉入了一個長時間的“特種蕭條”階段。以後在生產還沒有發展到明顯的新高漲的情況下,又爆發了1937~1938年的經濟危機,至1939年爲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斷。1929~1933年的大危機是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還不夠發展、資本主義的所謂“自動調節”還佔主導地位的情況下發生的。它證明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以及其他各種矛盾已經尖銳化到這種程度,如果不由國家去進行調節和幹預,則資本主義制度將岌岌可危。於是以這次大危機爲轉折點,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乃獲得了重大的發展。

  战後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佔統治地位的條件下,最突出的世界性經濟危機是1973~1975年的危機和1980~1982年的危機,這兩次危機都是在“停滯膨脹” 的背景下發生的。80年代初的危機更具有新的特色,這是一次同期性的經濟危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爆發危機的時間非常接近。1979年7月英國首先爆發危機,加拿大於同年10月工業產出現下降,美國於1980年 2月陷入危機,其他國家在1980年爆發危機的有比利時(2月)、日本(3月)、聯邦德國(4月)、荷蘭(4月)、法國(5月)、意大利(5月)、愛爾蘭(6月)。各國於1982年底开始走出危機,危機持續3年左右,是战後時間最長的一次經濟危機。由於英國、加拿大於1979年就陷入了危機,所以有人稱之爲1979~1982年的經濟危機。但在 7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有5個國家:即美國日本、聯邦德國、法國和意大利,是1980年爆發危機的,並且美國起主導作用。所以一般仍稱之爲 1980~1982年的經濟危機。

  最值得注意的,是1980~1982年的危機有很大的曲折性,這是資本主義危機史上所罕見的。在同一次危機中,有些國家出現下降—回升—再下降的W型,即3年內發生兩次下降,如美國、加拿大、聯邦德國日本;有的國家,如法國和意大利,則發生數度下降,呈現鋸齒型。以美國爲例,從1980年2月开始,工業生產連續下降了6個月,從1980年8月起,工業生產又逐漸回升,到1981年7月已超過1980年1 月的水平;但從1981年8月起,美國工業生產又急轉直下,到1982年11月,明顯地超過了1980年第一次下降的幅度。8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的發展過程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曲折,從根本上說,是由於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佔統治地位的條件下,國家對經濟加強幹預的結果,或者說是採取反周期措施的結果,這種幹預使危機的發展受到阻撓,但經過幾個回合的搏鬥,危機終於按照自己的規律繼續展开。

世界歷史上的經濟危機

1637年鬱金香狂熱

ption">
1637年鬱金香狂熱

  在17世紀的荷蘭,鬱金香是一種十分危險的東西。1637年的早些時候,當鬱金香依舊在地裏生長的時候,價格已經上漲了幾百甚至幾千倍。一棵鬱金香可能是二十個熟練工人一個月的收入總和。現在大家都承認,這是現代金融史上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投機泡沫。而該事件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在一個市場已經明顯失靈的交換體系下,政府到底應該承擔起怎樣的角色?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倒閉的南海公司給整個倫敦金融業都帶來了巨大的陰影。17世紀,英國經濟興盛。然而人們的資金闲置、儲蓄膨脹,當時股票的發行量極少,擁有股票還是一種特權。爲此南海公司覓得賺取暴利商機,即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因爲公衆對股價看好,促進當時債券股票轉換,進而反作用於股價的上升。

ption">
1720年南海泡沫

  1720年,爲了刺激股票發行,南海公司接受投資分期付款購买新股的方式。投資十分踊躍,股票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狂飈到1000英鎊以上。公司的真實業績嚴重與人們預期背離。 後來因爲國會通過了《反金融詐騙和投機法》,內幕人士與政府官員大舉拋售,南海公司股價一落千丈,南海泡沫破滅。

1837年恐慌

  1837年,美國經濟恐慌引起了銀行業的收縮,由於缺乏足夠的貴金屬銀行無力兌付發行的貨幣,不得不一再推遲。這場恐慌帶來的經濟蕭條一直持續到1843年。

  恐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貴金屬由聯邦政府向州銀行的轉移,分散了儲備,妨礙了集中管理;英國銀行方面的壓力;儲備分散所導致的穩定美國經濟機制的缺失等等。

ption">
1837年恐慌

1907年銀行危機

  1907年10月,美國銀行危機爆發,紐約一半左右的銀行貸款都被高利息回報的信托投資公司作爲抵押投在高風險股市債券上,整個金融市場陷入極度投機狀態。

  首先是新聞輿論導向开始大量出現宣傳金融理念的文章。當時有一篇保羅的文章,題目是“我們銀行系統的缺點和需要”,從此保羅成爲美國倡導中央銀行制度的首席吹鼓手。

  此後不久,雅各布·希夫在紐約商會宣稱:“除非我們擁有一個足以控制信用資源中央銀行,否則我們將經歷一場前所未有而且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

ption">
1907年銀行危機

1929-1933蕭條

  1929年10月24日,美國爆發了資本主義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

  在此前的1923年到1929年,美國經濟股票證券等“經濟泡沫”的影響下迅速增長,年生產率增長幅度達4%。可是,美國農業在此期間長期景氣,1929年農場主紛紛破產;同時工業增長和社會財富分配極端不均衡,全國1/3的國民收入被佔人口5%的富有者佔有,60%的家庭生活水平僅夠溫飽。種種因素酝釀出這次經濟危機。

  在此次經濟危機中,美國人在證券交易所內一周損失100億美元;爲了維持農產品價格,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毀“過剩”的產品,用小麥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在整個經濟危機結束時,美國工業生產下降了 56.6%,其中生鐵產量減少了79.4%,鋼產量減少了75.8%,汽車產量減少了74.4%,失業人數達1200多萬人,至少13萬家企業倒閉。

  美國的這次危機震撼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了44%,比1913年的水平還低16%,倒退到1908年至1909 年的水平,失業人數達到5000萬人左右,一些國家的失業率竟高達30%~50%。資本主義世界的對外貿易總額下降了66%,倒退到1913年的水平以下。

  1933年羅斯福上臺擔任美國總統,推出了旨在保證資本主義制度穩定發展的新政,從全國銀行“休假”整頓开始,對美國經濟進行改革、復興和救濟,此次經濟危機也在持續4年之後終於落下帷幕。

ption">
1929年大崩潰

1948-1949“馬歇爾計劃

ption">
馬歇爾計劃全文的第一頁

  1948年8月至1949年10月,美國發生了战後第一次經濟危機。這次危機是美國經過了战後短暫的繁榮後的突然爆發。形成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時期美國形成的高速生產慣性,和战後重建時國際國內市場需求暫時萎縮,兩者形成了尖銳的矛盾。

  這次危機從消費生產部門开始,然後波及原料生產和機器設備部門。危機期間,美國整個工業生產下降了10.10%,固定資本投資下降16%失業率達到7.9%,道·瓊斯工業股票的平均價格下降了13.3%。並且在工業危機的同時,還出現了農業危機。

  爲了緩和危機,杜魯門政府出臺了著名的“馬歇爾計劃”。馬歇爾計劃(Marshall Plan),其實質是美國對歐洲進行援助的計劃,也稱爲“歐洲復興計劃”。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在哈佛大學發表演說時首先提出,歐洲糧食和燃料等物資極度匱乏,其需要的進口量遠遠超過它的支付能力。因此呼籲歐洲國家採取主動共同制訂一項經濟復興計劃,美國則用其生產過剩物資援助歐洲國家。 1947年7月至9月,英、法、意、奧、比、荷、盧、瑞士、丹、挪、瑞典、葡、希、土、愛爾蘭、冰島16國的代表在巴黎开會,決定接受馬歇爾計劃,建立了歐洲經濟合作委員會,1948年4月,德國西部佔領區和的裏雅斯特自由區也宣布接受1948年4月3日美國國會通過《對外援助法案》,馬歇爾計劃正式執行。

馬歇爾計劃爲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成功緩解了美國這次持續15個月的經濟危機。

1973-1975石油危機

ption">
1974年美國的汽油定量配給票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战爭爆發,阿拉伯石油生產國削減石油輸出量,造成油價飛漲,立即打亂了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的節奏,從而引發了經濟危機。

  除开石油危機的因素,美元貶值和和此次危機的產生也不無關系。1971年,由於美國國際收支赤字的不斷上升,同時西方外匯市場大量拋售美元、搶購黃金和西德馬克,爲防止美國黃金儲備的嚴重枯竭,美國尼克松政府宣布暫停按布雷頓森林體系所規定的以每盎司黃金換35美元價格美國兌換黃金;當年12月,美元正式貶值7.8%;1973年1月,新的美元危機再度爆發,2月2日美國再度宣布美元貶值10%,3月,西歐各國對美國實行浮動匯率。至此,以美元爲中心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宣告瓦解,波及整個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也呼之欲出。

  這是战後最嚴重的一次全球經濟危機。在危機發生一年之後的1974年12月,美國汽車工業下降幅度高達32%,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比危機前的最高點下跌近一半,1975年,美國失業率高達9.2%。而在此期間,整個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生產下降了8.1%;英國的股市比危機前的最高點下跌了72%;危機最嚴重的1975年,西方發達國家的每月平均失業總人數達1448萬人;世界貿易的總額在1975年減少了6%。

  最爲可怕的是,此次經濟危機造成了西方資本主義經濟較長時間的“滯脹”。一方面,危機之後,經濟回升極其緩慢;另一方面,通貨膨脹卻與蕭條共存。危機過後,各發達國家的通脹率依然居高不下,美國的通脹率甚至還不斷上升,1979年消費物價上漲年率達到13.2%。

  直到80年代裏根成爲總統後,運用減稅、減規、減开支和節制通貨流量等“裏根經濟學”,才使得美國經濟逐漸走出“滯脹”出現巨大的回升。

1987年黑色星期一

ption">
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爲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上午9時30分,紐約股市开盤,道·瓊斯指數經過一段顫動後突然下跌,截至休市,道·瓊斯指數暴跌508.32點,跌幅達22.62%,超過了1929年10月29日紐約股市暴跌的紀錄。如果將抽象的指數折算成貨幣,這一大紐約股市下跌使市場喪失了5000億美元市值。這個數字幾乎相當於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

  這次突如其來的股災,實際上是在一系列因素共同促成的必然結果。自1983年起,美國以至整個西方經濟進入了一個持續增長期,同時整個西方國家的股市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全面牛市中,1982~1987年,美國道·瓊斯指數上漲了兩倍多,意大利、日本、聯邦德國股市也分別上漲了3.56倍、 3.51倍和1.6倍,市場出現過熱的跡象;但在1987年,西方國家的經濟已出現了經濟衰退的跡象,它已無法支持股市上漲,導致了經濟泡沫的產生;此外 1986年,美國財政赤字2210億美元外債更是高達2636億美元,已淪爲世界最大債務國;另外西方各國在協調經濟發展中不斷發生貿易糾紛,也影響了世界經濟股市的穩定。

  紐約股市暴跌,迅速引起了西方主要國家股票市場連續大幅下挫。10月19日,英國倫敦《金融時報》指數跌183.70點,跌幅爲10.8%;日本東京日經指數10月19日、20日累計跌幅爲16.90%;香港恆生指數19日下跌420.81點,跌幅11.2%;法國、荷蘭、比利時和新加坡股市分別下跌9.7%、11.8%、10.5%和12.5%,巴西、墨西哥股市更是暴跌20%以上。

  10月23日,美元遭到拋售大幅貶值。受此影響,10月26日道·瓊斯指數再次暴跌156.63點,跌幅爲8.03%其它國家股市也再次隨之下跌,香港恆生指數更是暴跌1120.7點,日跌幅高達33.33%,創世界股市歷史上的最高跌幅

  這是迄今爲止影響面最大的一次全球性股災,造成了世界主要股市的巨大損失。美國股票市值損失8000億美元,世界主要股市合計損失達17920億美元,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的5.3倍。

2007-2008年次貸危機

ption">
2002以來利率先降後升,房地產市場卻先熱後冷,導致大批藍領階級陷入房貸陷阱[1]

次貸危機是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开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蕩、恐慌和危機。

  爲緩解次貸風暴及信用緊縮所帶來的各種經濟問題、穩定金融市場,美聯儲幾月來大幅降低了聯邦基金利率,並打破常規爲投資銀行金融機構提供直接貸款及其他融資渠道。美國政府還批準了耗資逾150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另外放寬了對房利美房地美美國兩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融資、準備金額度等方面的限制。

  在美國房貸市場繼續低迷、法拍屋大幅增加的情況下,美國財政部於2008年9月7日宣布以高達2000億美元的可能代價,接管了瀕臨破產房利美房地美

战後經濟危機的新特點

  同战前比較,战後資本主義的再生產周期和經濟危機產生了新的特點。危機的性質、主要特徵、基本原因等等,並沒有改變。但由於战後資本主義經濟以及世界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從而使經濟周期的發展進程,經濟危機的表現形式等方面出現了以下一些特點:

同期性與非同期性經濟危機交錯發生

  資本主義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與非同期性的經濟危機互相交錯,而進入 70 年代以後,則由非同期性穩定地轉向同期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經濟危機在各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裏趨向於同時爆發,具有比較明顯的同期性。自1847年爆發了第一次世界性的經濟危機以後,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年、1929年、 1937年爆發的經濟危機,歐美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一齊卷入,都是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只有1957~1958年、 1973~1975年、1980~1982年的危機是世界同期性的經濟危機,其他各次危機則是非同期性的或部分同期性的經濟危機。例如,美國爆發 1948~1949年战後第一次經濟危機時,西歐和日本正處於战後恢復過程中,並未同時發生危機,而當西歐各國爆發1951~1952年和 1964~1966年的經濟危機時,美國則由於先後發動侵朝战爭和侵越战爭,使危機分別推遲到1953~1954年和1969~1970年才爆發。

危機的非同期性或部分同期性,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战後初期,由於資本主義各國遭受战爭破壞的程度不同,經濟恢復的時間不同,資本主義經濟周期的進程也就很不一致。

  ②局部战爭,即50年代初的美國侵朝战爭和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的美國侵越战爭,對各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周期的進程產生了不同的影響。

  ③战後各國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但各國採取的國家幹預措施並不相同,所以抵制外國經濟危機影響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④由於某些地區和某些國家的經濟關系特別密切並有共同利害關系,战後形成了一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地區性聯盟,如歐洲經濟共同體等,因此,經濟危機有時在這些國家裏表現出較明顯的地區同期性,而不表現爲世界的同期性。

  然而,战後國際經濟關系日益密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空前發展,以跨國公司爲代表的生產和資本國際化趨勢成爲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以上這些因素終於阻止不了經濟危機向世界同期性發展。70年代以後,連續發生了1973~1975 年和1980~1982年兩次战後嚴重的同期性世界經濟危機。由非同期性向同期性轉變,這就是战後經濟危機發展的歷史趨勢。這一轉變,反映了經濟危機嚴重程度的加深。在非同期性的經濟危機中,未發生危機的國家還可以吸收那些陷於危機中的國家的過剩商品和過剩資本,起一定的緩衝作用;而在同期性的世界經濟危機時,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陷於危機之中,誰也救不了誰,而且還互相轉嫁危機,加劇了相互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並使危機的時間拖長。

危機頻繁、周期縮短

  19世紀70年代初,馬克思在修訂《資本論》法文版第一卷時曾說過:“直到現在,這種周期的延續時間是十年或十一年,但絕不應該把這個數字看作是固定不變的。相反,根據我們以上闡述的資本主義生產的各個規律,必須得出這樣的結論:這個數字是可變的,而且周期的時間將逐漸縮短”(《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5頁)。

馬克思關於周期將逐漸縮短的論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是否仍然有效,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由战後只發生過三次同期性的世界經濟危機來看,從1957~1958年的危機起到1980~1982年的危機爆發止,23年間發生三次危機,每一個周期略長於11年;而20世紀初從1900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7 年,37年間共發生6次危機,每一個周期略長於7年。兩相比較,战後的經濟周期是延長了。但如果把非同期的經濟危機也計算在內,以美國爲代表,從1948 年到1980年,32年發生7次危機,每一個周期約爲5年零4個月,顯然又比战前大大縮短了。還要看到,1973~1975年的危機以後,只相隔4年多一點就爆發了1980~1982年的危機,這是周期縮短的最近證明。   危機頻繁、周期縮短的首要原因,是由於战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政府普遍加強了對於經濟活動的幹預。每當經濟危機爆發時或將要爆發時,各國政府就在財政上和貨幣金融上實行膨脹政策,如增加預算开支,大搞公共工程,增加貨幣發行量等等,同時還用免稅收、降低貼現率、放寬房屋抵押貸款條件等措施去刺激私人投資和私人消費。這些措施人爲地激發起新的投資需求消費需求,暫時地緩和了生產與消費之間的矛盾、生產與市場之間的矛盾,使危機不能充分展开。這些措施,從短期來看,有時固然能夠延緩危機的到來或減輕危機的嚴重程度;但從長期來看,卻進一步擴大了產能力,加劇了生產與市場之間的矛盾,爲下一輪危機的爆發埋下了禍根。

  危機頻繁、周期縮短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技術的迅速進步,固定資本更新的周期大爲縮短。各國政府爲了保證壟斷資本獲得高額利潤,還採取加速折舊等措施以刺激私人投資,這也促進了固定資本更新周期的縮短。

  危機頻繁、周期縮短,表明資本主義矛盾的激化,在國家的多方幹預下,战後雖然沒有發生象30年代那樣的大危機,但多次危機合起來,對於資本主義的打擊仍然是嚴重的。

周期變形

 從一次危機到另一次危機算是一個經濟周期。危機是經濟周期的起點和終點。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整個周期分爲四個階段,這是周期運動的傳統形式。當時整個周期是在國家不幹預或幹預較少的情況下自行運轉的。战後,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佔統治地位的條件下,由於資產階級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幹預,採取一系列的反周期措施,包括在危機和蕭條階段的膨脹性政策以及在復蘇和高漲階段的緊縮性政策,使周期發生了變形:危機的來勢沒有過去那樣兇猛,蕭條和復蘇兩個階段,界限不清;高漲階段經濟增長乏力,有時還發生曲折和波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蕭條和復蘇兩個階段混淆在一起,不易劃分,從表現形式看,整個周期是由危機、“回升”和高漲三個階段組成的,而不象過去那樣由四個階段組成。蕭條階段和復蘇階段混淆不清,不僅50年代和60年代如此,70年代、80年代初期大體上也如此。

  如前所述,在1980~1982年的危機中,由於政府加強反危機措施,竟出現了下降—回升—再下降的 W型或幾次下降與回升互相交錯的鋸齒型。這種周期形態變化的新現象,是由周期運動受到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嚴重幹擾所造成的,是資本主義矛盾激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經濟周期的形態變化,並不是否定過去四個階段的劃分,危機、蕭條、復蘇、高漲四個階段仍然是周期變化的基礎和前提,資本主義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中,周期的形態也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

  經濟危機的衝力相對減弱  战後雖然周期縮短,危機頻繁,但在各次危機中,工業生產下降幅度都沒有战前那樣大。1973~1975年的危機,是战後一次嚴重的經濟危機,它使美國工業生產下降15.3%,英國下降11.2%,法國下降16.3%;而战前比較嚴重的1920~1921年的危機,卻使這些國家的工業生產分別下降了32%、55%和24%。至於1929~1933年那次世界經濟大危機,各國工業生產下降的幅度就更大了。當時美國工業生產下降 56.6%,英國下降32.3%,法國下降35.7%。

  战後危機衝擊力較小的原因,總的來說,是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反危機措施阻礙了危機的展开。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原因:

  ①固定資本投資幅度下降不大。過去危機爆發時,企業一般都中止擴大再生產的投資,甚至暫停固定資本的更新。但战後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政府實行免稅收,加速折舊,以及其他各種優惠待遇,去鼓勵投資,再加上科技革命不斷开展,要求固定資本加速更新。所有這些,即使是在危機期間,也使固定資本投資的下降幅度不大,從而緩和了危機的惡化。

  ②個人消費需求下降幅度較小。過去在危機期間,由於失業工人大量增加,勞動人民的收入減少,使消費品的生產過剩更加嚴重,轉而又加劇了生產資料生產過剩,推動經濟危機進一步發展。但战後由於消費信貸的擴大,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進,以及工人組織程度提高,抵抗資本家降低工資的力量增強,使消費的下降遇到了阻力,從而減輕了危機的嚴重程度。

  ③以通貨緊縮、銀根喫緊、銀行擠兌和大批倒閉爲主要形式的貨幣信用危機有所改變。這樣的貨幣信用危機,是战前經濟危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大大加劇了生產過剩經濟危機。战後由於金融資本力量增強,政府採取膨脹性的貨幣金融政策,加強了對金融機構的控制管理,增強了貨幣信用體系抵抗經濟危機衝擊的能力,從而減輕了經濟危機的嚴重程度。

  ④由物價暴跌轉爲物價上漲。战前的危機是通貨緊縮,物價暴跌,人心惶惶,造成嚴重的緊張局勢。战後由於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貨幣金融上和財政上實行膨脹政策,在危機期間,物價不僅不下跌,反而大幅度上漲,盡管留下後患,卻暫時緩和了危機的衝擊力量。

  由於以上各種原因,战後的經濟危機不能充分展开,生產下降幅度不大。這本身就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可以使危機的衝擊力減弱;但另一方面,又爲危機頻繁、周期縮短播下了種子,同時還爲70年代以來的停滯膨脹準備了條件。

危機期間物價上漲

  如前所述,伴隨着战前危機的,是通貨緊縮,物價暴跌。當時的一般情況是:危機階段,物價暴跌蕭條階段,物價在低水平上徘徊;復蘇階段,物價回升;高漲階段,物價迅速上漲;危機再爆發時,物價又大幅度下降。如此循環反復,起伏波動。支配這種起伏波動的是市場供求關系的周期變化和貨幣供應量的周期變化,而這是在國家幹預較少的條件下自發運行的。战後由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情況發生了變化,在危機期間物價不但不跌落,反而持續上漲。以美國爲例,從战後到80年代初,它爆發了7次經濟危機,僅前兩次危機期間物價有輕微下降,其余的危機期間物價一律上漲。1948~1949年的危機時,消費物價下降了3.1%;1953~1954年的危機時消費物價下降了0.75%,從1957~1958年的危機开始,以後在各次危機中,消費物價都在上漲,而且上漲幅度有增大的趨勢。1957~1958年的危機中物價上漲了4.2%;1960~1961年的危機中上漲了4.7%;1969~1970 年的危機中上漲了6.18%;1973~1975年的危機中上漲了14.5%;1980~1982年的危機中,1980年上漲了13.5%,1981年上漲了10.7%。

危機期間物價上漲的原因是:

  ①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在战後大力推行赤字財政政策和擴大信用的政策。每當經濟危機爆發時,它們就增加政府开支,降低貼現率和存款準備率,結果使貨幣供應量不斷增加,釀成嚴重的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改變了貨幣供應量的周期波動,使之不再象战前那樣在危機期間大量收縮,而是繼續增長,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推動物價上漲的力量。

  ②私人壟斷的大大加強也是引起危機期間物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战後隨着生產和資本的不斷集中,跨部門的壟斷組織──康採恩進一步興起,主要經濟部門逐漸被壟斷公司集團所控制。這些大壟斷公司在制定商品價格時,實行所謂“領價制”,即由最大的“領頭公司”按照產品的生產費和根據“目標利潤”所確定的利潤量來規定產品價格,其他公司也按這種價格去出售商品。因此,壟斷價格對整個物價的影響,比战前大爲加強。大壟斷公司在危機爆發時,用降低开工率的辦法去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動,不但不降低商品價格,反而提高價格以彌補損失。

  ③战後各種阻礙投資需求消費需求下降的其他因素,也是引起物價在危機期間上漲的重要因素。

技術革命與經濟危機

  當代世界正面臨着新的技術革命的高潮,電子計算機工業、原子能工業、半導體工業、宇航工業、高分子合成工業、激光工業等一系列新部門的出現和發展,以及生物工程和海洋工程即將有新的突破,使物質生產領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必將對資本主義經濟危機進一步發生重大的影響。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西方國家的一些未來學家和社會學家,大肆宣揚所謂“後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第三次浪潮"等理論,企圖論證現代資本主義已經 “變形”,它將成爲與資本主義本質不同的所謂“後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竭力掩蓋資本主義的歷史暫時性,把它看成是永久繁榮的社會制度,當然也不會再有經濟周期和經濟危機了。

  那種認爲新的技術革命能夠改變資本主義性質、消除經濟危機的說法,當然是錯誤的。這是一種技術決定論,是違反歷史唯物主義的。但不承認新技術革命對於經濟危機會發生重大的影響,也是不客觀的。目前比較明顯的,是新技術革命對於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已經發生了雙重作用:一方面是緩和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加劇的作用。

技術革命緩和危機的作用表現在:

  ①使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傳統的老工業部門,如鋼鐵、煤炭、紡織等部門的比重將相對縮小,而新興工業部門的比重和作用則日益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傳統工業部門因生產過剩而減產時,新興工業部門卻在繼續增長,雖然抵消不了傳統部門的生產下降,但卻能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全部工業生產下降的幅度,從而緩和了危機。

  ②促進了固定資本大規模的更新和改造,不僅新興工業部門的固定資本要大量增加,而且傳統部門也要大規模地採用新技術,更新機器設備,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和危機。

技術革命加劇危機的作用表現在:

  ①加快了固定資本的更新和擴大,縮短了固定資本更新的期限,爲危機頻繁、周期縮短進一步提供了物質基礎。

  ②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一方面使社會生產總量、剩余價值量以及資本積累量都大大增加,爲資本主義的擴大再生產創造了必要的條件,另一方面,又使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同樣的生產規模所需要的勞動力日益減少,特別是機器人的使用,導致失業問題越來越嚴重。固然,新興的工業部門和“第三產業”將吸收一部分剩余勞動力,但畢竟不能全部抵消由新技術革命所拋出的產業後備大軍。失業的增加不僅使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矛盾尖銳化,引起新的動蕩,而且還將使勞動人民的購买力減少,加劇了生產的擴大與勞動羣衆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對縮小之間的矛盾,從而使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趨於深化。

  在技術革命的雙重作用中,從長遠來看,加劇危機的作用將處於主導地位。因爲,新技術革命將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飛躍發展,並大大推進生產社會化的進程。以私有制爲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支配下,雖然也可能進行一些局部的調整,但終究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無法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因此,從發展趨勢看,經濟危機將不是趨於緩和,而是趨於嚴重。

經濟危機形成原因及其影響的新探索

  皇甫嘉利在解讀劉周“國際共運史贊並序”一文的思想內涵中指出:“國際共運史贊並序”提出了如下幾個新的理論命題:

1.市場產品的背反律

  作者寫道:“彼背反律者,乃謂生產愈發展產品愈增多,產品市場之負載能力相對產品之增多而愈縮減也。”這是資本主義社會最基本的經濟現實。其結果就是導致———資本主義周期性產品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存在也正好反證了“背反律”的成立。

2.市場在空間(地域)形式上的擴張。

  作者寫道:“夫對抗此一背反律者,市場在空間(地域)形式上之擴張也。此亦爲資本各國消除經濟危機之根本途徑也。”因有市場產品的背反律的存在,便有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產生,而要抵制由產品增多帶來的本國(本地區)市場的相對縮小,就必須去开拓更廣闊的國外市場。而從這一點上來說,市場在空間(地域)形式上的擴張,就很自然的成了資本主義國家消除經濟危機的一種根本途徑。當經濟危機來臨時,資本主義國家往往把搶奪佔領更多的國外市場,作爲其經濟政策的支柱;歷次經濟危機都曾引發資本國家的大規模的市場爭奪———這些歷史事實都是有力的證明。

3.資本主義本身即意味着战爭。

  作者寫道:“故謂市場擴張者,乃資本主義之天性也,以战爭而服務市場擴張者,亦爲資本主義之天性也。”追求盡可能大的市場資本主義經濟運行的基本內容,而在擴張市場過程中產生的爭奪,則是現代战爭產生的主要根源。兩次世界大战都由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所引發,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作者說“以战爭服務市場擴張是資本主義的天性。”這是對列寧所講“帝國主義就是战爭”這一命題的引伸與發展。

4.資本主義滅亡的度

  作者寫道:“故謂此種(市場)擴張達於某一極限,即資本主義市場達於真正之世界市場,而無可供擴張之空間(地域)之時,世界性不可消除之經濟危機,必致彼資本制度之最後滅亡也。是則爲資本主義滅亡之度也。”市場成爲真正的世界市場,而再無可供擴張的空間(地域)之時,就是資本主義無法運用“市場在空間(地域)形式上的擴張”這一武器,來抵制和消除其周期性經濟危機之時。而在這時,伴隨經濟危機而來的战爭和各種社會危機亦將空前爆發,現在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體制將很難避免崩潰和消亡的命運。這就是現代資本主義滅亡的“度”。

5.經濟危機的應對措施可以分爲兩大類:

  1.民主國家:如英法美,採用改革的方式,國家幹預經濟來擺脫危機,著名的有“羅斯福新政”

  2.專制國家:如德日意,採用對外侵略的方式,建立法西斯獨裁轉嫁危機。   

這主要是針對1929年的大危機,
另外那個可能是凱恩斯主義。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