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意愿

什么是投資意愿
  投資意愿是指企業決策者對待安全生產的態度,對待安全投資的態度,即決策者是否有爲了避免事故的發生而自愿合理地加大安全投資的意愿。
">編輯]企業投資意愿不足的原因
  1.我國長期存在的實業部門利潤率過低的問題,在當前經濟環境偏緊、市場开放、競爭加劇的條件下表現得更爲突出和明顯。首先,實業部門資本利潤率低與我國產業整體素質低下、科技含量小、競爭能力差關系密切。從總體上看,我國正處在工業化中期向工業現代化過渡時期,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產業佔主導和支配地位,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基礎薄弱,加上傳統產業技術創新不多,使我國多數產業部門投人多而產出少,產品附加值低,收益水平低。其次,長期以來地方及部門熱衷於追逐自身利益的實現,同時通過手中的行政權力,實行相互封閉,阻礙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發育,經濟發展中大而全、小而全、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嚴重,各種類型的產品投資熱一浪高過一浪,造成社會資本過分集中投向少數在短期內價高利大的產業產品,造成某些產業的過度膨脹和惡性競爭,一方面形成產業結構的嚴重不合理,另一方面也削弱了產業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社會平均收益水平。再次,與前兩點相聯系.由於資本配置的不合理以及缺乏流動性,形成企業規模不經濟而缺乏成本優勢;企業產品服務缺少特色,千人一面;某些市場領域中,企業過分集中,人滿爲患,另一些有市場需求的領域,或由於技術要求高,或由於市場風險大,或由於創新能力弱,而被企業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因此,企業投資經營方面的缺陷也是造成實業部門收益水平低的重要因索。另外,與此同時,近年來資本市場的回報率畸高,致使大量社會資金流人資本市場上捕投機,造成了整個社會投機心理的惡性膨脹和資本價格的暴漲,證券投機回報大大高於實業投資圓報,形成泡沫經濟,弱化了資本市場資源配置上的功效,也使有限的資金不能投人生產領域,形成有效的產能力。

  2.與國有經濟相比,集體以及其他所有制企業外部融資困難,在融資方式選擇、融資機構的建立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這加大了非國有企業融資成本,限制了企業規模擴大和經濟技術含量提高,削弱了企業獲利能力,影響了這些企業投資意愿。這種根據所有制不同行政性分配資金的做法,不僅廣泛存在於間接金融領域,也逐步延伸到了直接融資之中。在金融機構貸款余額中,國有企業佔70—80%左右,在全社會投資國內貸款中,國有單位佔60%以上,而在獨立核算工業企業增加值中,國有企業卻只佔50%左右。

  在我國證券市場的運行過程中,從一开始就具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這在股票的發行和上市等環節得到了明顯的體現。部分效益不佳的國有企業得到了包裝上市的優先權,而資信程度較高、業績顯著的非國有企業卻得不到上市機會。因而降低了證券市場融資功能和效率,也使證券市場成爲某些國有企業圈錢的工具。另外,由於適於非國有企業融資金融機構過少,規模較小,難以滿足這些企業資金需求,迫使這些企業或以高於官方利率許多的市場利率金融機構非法拆借資金,或通過高息集資的方式籌集建設資金,無形中增加了市場交易成本,形成了金融領域的權錢交易,造成了金融秩序的幌亂。

  3.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國有企業仍佔居主導地位,投資與生產規模都大大超過其他所有制企業。但是國有企業存在明顯的制度性缺陷,產權界定不清晰,所有權制約弱化,內部人控制嚴重,經營機制僵化,競爭能力很弱。盡管有政府的長期、全面的資金援助和政策支持,但其經營業績和盈利水平卻十分低下。目前,約5o%以上的國有企業處於明虧或潛虧狀態之中,產成品積壓嚴重,負債率畸高;國有企業盈利率只有3—5%,大大低於銀行貸款利率;佔國有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的15—20%的不良資產,基本上都是由於國有企業經營不善、貸款無法收回形成的。廣泛分布在國民經濟各個行業,並佔有絕大部分社會資源資本國有企業長期以來卻僅能維持低下的投資經營效率,一方面浪費了大量社會資源,加劇了資金的緊缺,無形中增加了社會資金成本;另一方面則降低了整個社會資本的運營效率收益水平,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業投資能力,弱化了企業投資欲望。

  4.目前,我國的通信、交通、電力等行業存在着嚴重的行政性壟斷。這些行業屬於公益性、基礎性行業,但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價格機制逐步完善,這些行業盈利水平大大提高,具備了吸引其他投資主體進人、促進行業內部競爭的條件。

  但是由於部門利益驅使,爲保證所屬企業佔有穩定的市場份額,獲取壟斷高利,行業的主管部門通過行政手段嚴格限制其他企業的進人,爲新企業的加入設置障礙。這種排它性的行業投資壟斷,阻礙了社會資本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剝奪了其他投資主體行業選擇的權利,限制了其他社會資本的獲利可能,壓抑了其他企業可能的投資意愿,同時也破壞了公平競爭的原則,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編輯]提高企業投資意愿的措施
  1.要提高實業資本的回報率。企業要在產業選擇上下功夫,要根據自身優勢及發展潛力確立產業進入方向;在合理產業選擇的基礎上,要對市場進行細分,深人研究企業市場定位,選擇有特色的、有別於競爭對手的產品技術服務類別;企業要在產品技術創新上下功夫,建立生產一代、开發一代、研制一代的產品鏈條;企業要積極發展規模經營資產重組產業聯合,不可盲目追求企業的大型化,跨行業、跨地區、跨國經營並不是大多散企業的發展道路,企業需要在社會化專業分工基礎上確立自己的生產和投資規模。

  2.要規範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限制銀行資金國有企業生產性資金流人證券市場參與炒作;擴大股票債券的發行量,促進國有股法人股盡快上市流通,培育和發展機構投資者和證券投資基金,解決供需嚴重不平衡的矛盾,削弱資本市場投機性;抑制房地產的炒买炒賣和盲目擴張,防止泡沫經濟的形成,促使資本流回產業投資領域。

  3.必須建立“公平、公正、公开、高效”的融資制度。根據效率原則,根據企業資信程度和經營業績確定資本的流動方向,在銀行信貸證券直接融資方面給予非國有企業更多的融資便利,促進其投資意愿的提高。政府應逐步減少對國有金融機構的保護,對有條件的其他所有制金融機構开放更多的經營領域,形成國有與非國有金融機構的競爭環境;在分業經營有效管理的前提下,逐步實現金融機構的業務交叉和相互融合,通過金融業務的多元化,爲各類金融機構提供更廣闊更有利的發展空間,爲非國有企業創造更多的融資機會,降低其融資成本

  4.國有企業應大量地從競爭性及部分基礎性行業中退出,政府應集中投資公益性產業,爲其他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與環境。國有企業的大規模退出將有利於削弱行業的進入障礙,有利於其他所有制投資主體進入,有利於體制完善、機制靈活的非國有企業效率營運社會資本。尚未從競爭性和基礎性行業退出的國有企業,則需要通過股份制改造和產權多元化實現體制轉換,通過兼並收購資產重組實現結構優化,進而改善經營業績,促進自身效益的提高。

  5.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廣大消費者的福利水平,而不是保護少數部門和集團的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講,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打破行業壁壘,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鼓勵其他國有企業、其他所有制企業進人原來的壟斷行業,參與市場競爭.改善經營質量,提高經濟效率。隨着行政性壟斷行業的逐步开放,可以形成更多的利潤增長點,從而爲企業提供更多投資和發展的機會、盈利的可能,也才能更有效地提高企業投資意愿。從這一點出發,國家應盡快制定《反壟斷及保護公平競爭法》,從法律上限制政府部門權力的惡性膨脹。

  6.國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可以影響資本收益資本成本,從而影響企業投資意愿。例如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降低利率擴張性財政政策——減稅,都有利於降低企業資本運營成本,提高企業投資意愿。國家的產業政策以及政策性融資活動有利於提高某些產業的吸引力和收益水平,降低產業投資風險,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的投人。
參考文獻
  1. ↑ 1.0 1.1 曹欣.企業投資意愿不足的原因及對策.上海改革.1999年2期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