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什么是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是指企業應當按照交易事項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爲會計核算的依據。
  在實際工作中,交易事項的外在形式或人爲形式並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其實質內容。所以會計信息擬反映的交易事項,必須根據交易事項的實質和經濟現實,而非根據它們的法律形式進行核算。
  例如,以融資租賃的形式租入的固定資產,雖然從法律形式來講企業並不擁有其所有權,但是由於租賃合同中規定的租賃期相當長,接近於該資產使用壽命租賃期結束時承租企業有優先購买的選擇權,在租賃期內承租企業有權支配資產並從中受益。所以,從實質上看,企業控制了該項資產使用權及受益權。所以在會計核算上,將融資租賃固定資產視爲企業資產
  如果企業會計核算僅僅按照交易事項的法律形式或人爲形式進行,而這些形式又沒有反映其經濟實質和經濟現實,那么,其最終結果將不僅不會有利於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反而會誤導會計信息使用者決策。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是《國際會計準則》的一項會計核算基本原則。我國剛出臺的企業會計制度明確表示企業進行會計核算時應當遵循這一原則,這有利於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
實質重於形式”的涵義
  企業會計制度》第十一條第二款規定:企業應當按照交易事項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爲會計核算的依據。這是“實質重於形式”在企業會計制度中的體現。這裏的“實質”是指交易事項經濟實質,但“形式”是不是僅指交易事項的法律形式呢?
  《國際會計準則》關於“實質重於形式”在第35條規定:如果信息要想忠實反映它所擬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項,那就必須根據它們的法律形式進行核算和反映。交易或其它事項的實質,不總是與它們外在的法律或設計形式相一致。可見,這裏的“形式”是指交易事項的外在表現,既指其法律形式,又指法律形式之外的其它形式。實質重於形式(substance over form)的英文表達已經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實質重於形式”強調當交易事項經濟實質與其外在表現不相一致時會計人員應當具備更好的專業判斷能力,注重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實施“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必要
  1、會計準則國際化趨勢影響。加入WTO後,我國經濟與國際經濟交往加深,對會計準則國際化提出了必然的要求。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市場的擴大,國際會計準則將影響世界各國經濟發展規模和趨勢。我國要加入國際資本市場,參與國際貿易的競爭,就必須按國際慣例向國際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真實、公允、可比的會計信息。
  2.企業組織形式和業務的復雜化因素。首先,由於改革开放的不斷深入,企業形式多樣化發展,對會計核算和會計信息披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次,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資本市場證券市場等新興市場逐步發展,一些新的業務如投資、兼並、融資的出現,會計對象的不確定性增加。企業經濟業務的復雜化要求企業進行會計處理時,在不同的會計原則、方法和程序之間進行選擇。會計人員可以按照交易性質、實質和結果,進行判斷和處理。
  3、原有準則、制度存在缺陷。在我國市場經濟剛起步階段所制定的財務會計制度有較大的局限性,會計準則體系也不完善。原有制度所規定的某些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已不適應企業實際情況的需要,導致企業所反映的各項會計要素缺乏可靠性。
實質重於形式”在會計上的應用
  實質重於形式會計上的應用相當廣泛。可以說,它涉及財務會計運行的每一環節。
  1、會計確認。
  一個經濟事項交易的發生要進入會計系統,首先要經過會計確認。會計確認就是把一個經濟事項交易正式作爲會計要素予以認可的一種會計行爲
  (1)資產要素確認。企業融資租入一項設備,能否確認其爲“資產”(指會計要素嚴格定義的“資產”,而不是泛指。其它會計要素類同)?根據租賃協議,租賃期間該設備的所有權歸屬租賃公司(形式上),但企業(承租方)實質上取得了對該設備的控制權,並承擔由該設備引起的風險(可能因技術進步而引起貶值等)。根據實質重於形式原則,企業應予確認爲企業固定資產
  (2)負債要素確認。對產品售後服務企業能否在銷售產品時確認一項負債?以企業提供售後一定時期免費修理所售產品爲例,企業並沒有在銷售時發生一筆修理費(形式上),但根據企業以往經驗,所售產品總有一部分需返修,也就是說,企業銷售產品時實質上已承擔着一項經濟責任。遵循實質重於形式原則,企業應在此條件下確認一項負債。值得一提的是,這項負債並不是或有負債或有負債是指未來不確定性引起企業可能承擔的經濟責任,不符合“負債”嚴格定義,因而不屬於負債要素的範圍。而上述的一項負債並不是由未來不確定性引起的,它是由現實交易而產生的。
  (3)費用要素確認。企業若對上述售後服務事項進行账務處理,則應爲:借記產品銷售費用(或營業費用),貸記應計銷貨負債會計實務上可專設一账戶核算此類業務)。可見企業在確認一項負債時,同時確認了一項費用
  (4)收入要素確認。企業根據銷貨合同,將產品送達客戶指定的地點,但未及時收取貨款,能否確認一項收入?形式上,企業未收取貸款,但是實質上企業取得了收款權利實質重於形式,應確認一項收入
  同樣有必要明確實質重於形式原則與權責發生制原則在此會計確認上的區別。權責發生制是用以確定期間收益費用和期間損益的基本原則。其含義是企業收入費用的確認,均以權利已經形成或義務已經發生爲標準。按照這一標準:對於收入不論款項是否收到,以權利形成確定其歸屬期。可見它是針對時間確定的一個確認標準。實質重於形式原則主要是針對會計確認的前兩個功能的標準,它與權責發生制不同一,更不矛盾,而是相互配合。
  2、會計計量
  會計計量會計人員運用一定的計量模式,對會計對象的內在數量關系所做的貨幣定量,並產生貨幣定量信息爲主的會計信息的處理過程。通貨膨脹條件下會計計量模式由名義貨幣單位轉向一般購买力貨幣單位,體現了“實質重於形式”的精神。另一個例子,企業擁有另一公司股權不足20%,但實際上可以控制公司(比如根據協議掌握該公司的人事權),這時股權計量應採用成本法還是權益法?會計操作上遵循了實質重於形式原則,而採用權益法。
  3、會計記錄。
  會計記錄就是根據一定的账務處理程序,將已經確認、計量經濟事項交易正式記入簿記系統,並進行分類整理加工轉換會計行爲,其目的是爲會計處理進入到會計報告環節奠定基礎。企業爲了充分利用闲置的資金而購入一批有價證券,原來並不準備長期持有,後來因某種原因(如預期該證券市價上揚),而實際持有的時間超過了 12個月,會計記錄應否由短期投資账戶調整長期投資账戶?從形式上看,這一事項符合長期投資區別於短期投資的時間界定:持有時間在1年以上;但從經濟實質看,它仍保持原來的短期投資的目的:爲了獲取現實的經濟收益。這裏,投資目的標準與投資時間標準有矛盾,實質與形式不一致。實質重於形式企業沒必要對此進行账戶調整
  4、會計報告。會計報告是以簿記系統加工生成的信息的基礎,並按照會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進一步予以變換,形成一組既可靠又相關會計信息。未達账項的主要信息要不要在期末會計報告中披露?比如,企業在期末收到銀行對账對账時才發現,前期應收銷貨款100萬已經進账,如果企業因某種原因暫未收到原始收款憑證,是不是要等到下一會計報告期才披露?如果這樣,本期的會計信息就嚴重失真了,100萬的銀行存款與100萬的應收账款是重大的信息差別。筆者認爲,應遵循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本期末披露它。
  總之,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會計確認、會計計量會計記錄、會計報告諸環節均有應用。
  此外,實質重於形式還運用於會計主體界定上,母公司編制合並會計報表也體現了這一原則。
實質在於形式原則運用應注意的問題
  1、不能過分強調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實質重於形式”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我國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與證券市場會計信息質量的進一步要求之間形成的巨大反差,是該原則出臺的背景。它運用得好,有利於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但如果被過分強調,反而又會影響會計信息的可核實性,甚至爲會計人員進行會計處理時主觀臆斷提供借口,不利於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國際會計準則》對“實質重於形式”的定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在《編制和提供財務報表的框架》認爲,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是財務報表提供的信息的四項主要的質量特徵,可靠性又包括如實反映、實質重於形式、謹慎、中立性和完整性等次級質量特徵。可見實質重於形式會計概念體系中處於較次要的地位,而不應被過分強調。
  2、會計人員應關注會計風險。新會計制度給了會計人員一定的獨立精神和專業判斷空間,勢必對會計人員的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當交易事項經濟實質與其外在形式不相一致時,會計人員要如實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判斷能力。而個人的專業判斷能力總有高低之分,因此存在即使會計人員運用專業判斷仍有不能如實反映企業的實際經濟活動、真實反映會計信息的可能性,這就是會計風險會計風險概念的提出,反過來對會計人員的素質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合並會計報表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運用
  在會計核算中,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有兩種可供選擇的方法:一是成本法,二是權益法。
  企業會計制度》第22條第2款規定:“企業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企業對被投資單位控制、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通常情況下,企業對其他單位投資雖佔該單位表決權資本總額20%或20%以上,或雖投資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採用權益法核算。企業對其他單位投資雖佔該單位表決權資本總額20%以下,或對其他單位投資雖佔該單位表決權資本總額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響的,應當採用成本法核算。”
  可見,制度所規定的持股比例只是形式上的標準,而是否具有控制權和重大影響才是經濟業務的實質內容。在對長期股權投資選擇核算方法時,不但要看是否擁有被投資單位20%或20%以上表決權資本,而且更要看是否對對方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若投資企業佔被投資企業表決權資本總額不到 20%。但卻能對被投資企業進行實質上的控制,則應採用權益法進行核算。如果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或者是控制或影響能力受到限制,即使投資達到20%或20%以上,也應採用成本法核算。
  在母公司體制下,母公司爲了綜合反映企業集團整體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需將企業集團作爲會計主體,以母公司單獨編制的會計報表爲基礎,編制合並報表企業集團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關鍵問題之一即在於如何確定合並報表合並範圍。
  企業會計制度》第158條規定:“企業對其他單位投資如佔該單位資本總額50%以上(不含50%),或雖然佔該單位注冊資本總額不足50%但具有實質控制權的,應當編制合並會計報表合並會計報表的編制原則和方法,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中有關合並會計報表的規定執行。”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合並會計報表的主要依據是《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財會字11號)。《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第2條規定:“母公司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應當將其所控制的境內外所有公司納入合並會計報表合並範圍。”
  從企業會計制度》和《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可以看出,“控制”,一方面是指形式上的控制,它主要包括三種情況:
  (1)母公司直接擁有被投資企業50%以上的股份
  (2)母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企業50%以上的股份
  (3)母公司直接擁有、間接控制投資企業50%以上的股份
  另一方面是指實質上的控制,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與該被投資企業的其他投資者之間達成協議,擁有被投資企業50%以上的權益資本
  (2)根據章程和協議,有權決定被投資企業財務經營決策;
  (3)有權任免董事會等類似機構的多數成員;
  (4)在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會議上有半數以上投票權。
  在這裏,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對合並報表會計主體的界定非常重要。在公司股份分散在許多股東手上的情況下,一家企業購买了另一家企業30%左右甚至25%左右的有投票表決權股份,就足以達到控股的目的。這樣,30%或25%就是控股比例。因此,完全控制一家企業經營財務方針所需的持股比例並不是絕對的。我們在進行判斷時不能只根據形式上是否擁有50%的股份,而是要看其對被投資企業是否擁有實質上的控制權。下面舉例說明。
  案例一:X上市公司擁有江蘇X公司45%的股份,另一投資者A擁有江蘇X公司7%的股份。A和X上市公司經磋商達成委托協議,X上市公司通過協議控制江蘇X公司7%的股份,加上原有的45%,X上市公司實質上已擁有江蘇X公司50%以上的股份。這種情況下,X上市公司對江蘇X公司經營管理擁有了控制權,使江蘇X公司成爲了事實上的公司。因此,會計處理上,X上市公司股權計量應採用權益法,編制合並報表時應將江蘇X公司納入合並的範圍。
  以上案例表明,判斷一家企業是否應該納入合並範圍,持股比例不是絕對唯一標準。在持股比例不足50%的情況下,投資企業往往通過與其他投資者達成協議,受托管理控制投資企業,從而最終擁有被投資企業50%以上的權益資本
  案例二:A上市公司是上海X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對上海X公司沒有絕對控股權,而B上市公司是上海X公司的第一大股東,對上海X公可擁有絕對控股。但根據公司章程及董事會有關決議,A上市公司對上海X公司擁有經營管理權,並負責委派和推薦高級管理人員和財務負責人。這種情況下,A上市公司也就是取得了上海X公司財務經營政策的控制權,使上海X公司成爲了事實上的公司。因此,會計處理上,A上市公司股權計量應採用權益法;編制合並報表時,A上市公司應將上海X公司納入合並的範圍。
  以上案例表明,現實中實質控制權可能不是掌握在第一大股東手中。如果根據章程或協議,有權控制公司財務經營決策,有權決定其未來發展方向,則即使是第二大股東,也實質上擁有了對該公司控制權。這種情況下,應將該公司納入其合並報表的編報範圍。
  案例三:X上市公司之控股公司外國X公司收購X業務,從外國幾家銀行取得人民幣十幾億元的銀團借款。根據相關協議,外國X公司貸款本息全額償還之前必須維持一定的財務比率,除日常經營資產以外不得發生其他重大資產收購,如業務收購股權收購等。同時在貸款本息全額償還之前,外國X公司不得宣告或分派股利,並不得發生除債權人特別允許以外的其他債務。X上市公司對外國X公司的股權證已交由外國X銀行托管,在外國X公司全額償還借款本息之前,X上市公司對其控股權不得低於51%。由於股利分配股權轉讓等情形而產生的股份財產將交由外國X銀行托管。很明顯,在外國X公司全額償還借款本息之前,外國X公司資金調度受到限制。在這種情況下,X上市公司股權計量上,不應採用權益法,編制合並報表時,也不應將外國X公司納入合並的範圍。
  在某些情況下,母公司雖然形式上擁有一些被投資企業半數以上權益資本,但由於一些特殊原因,母公司並不能有效地對其實施控制,或者對其控制權受到限制,爲避免會計信息使用者產生誤解,依據實質重與形式原則,母公司可以不將其納入合並會計報表的範圍內。這也是實質重於形式原則運用的體現。這些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受所在國外匯管制及其他管制,資金調度受到限制的境外公司
  (2)購入公司股權轉讓手續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3)聯合控制主體(合營企業)。
  案例三表明,對投資對象具有實際的控制權,但不一定能取得相應的控制利益。企業會計制度》第12條規定:“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案例三所示的情況,因不符合資產的定義,股權計量上不應採用權益法,編制合並報表時也不應將該投資對象納入合並的範圍。
  案例四:X上市公司之控股公司香港X公司2004年收購了C公司持有深圳X公司37.5%的股份,成爲深圳X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股權轉讓款在 2004年已經付清,深圳X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員由X上市公司委派。但是,深圳X公司是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修正本)的有關規定,股權轉讓手續和修改合營合同、章程應報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審批。由於深圳X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持反對意見,並拒絕在修改合營協議、合同、章程上籤名蓋章,截止至2004年12月31日,有關股權轉讓手續尚未獲得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的審批。新《合同法》第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深圳X公司的修改合營合同沒有依法成立,是無效合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修正本)第2條規定:“中國政府依法保護外國合營者按照經中國政府批準的協議、合同、章程在合營企業投資、應分得的利潤和其他合法權益。”根據我國外匯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深圳X公司不能夠向香港X公司匯出香港X公司應分得的利潤。在這種情況下,即使X上市公司深圳X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並對深圳X公司經營管理擁有了控制權,但由於深圳X公司向境外資金調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我國外匯管制,X上市公司股權計量上,不應採用權益法,編制合並報表時,也不應將深圳X公司納入合並的範圍。
  以上案例表明,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經濟性質特殊,對其有約束力的法律、行政法規較多,如投資利潤分配外匯業務等。這種情況下,應慎用實質重於形式原則,不能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目前,有相當多的上市公司投資共同控制合營企業。按照所有權理論,企業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應當將合營企業合並在內,即採用比例合並法對經營企業資產負債收入費用利潤等予以合並企業會計制度》在第158條中也規定,企業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應當將合營企業合並在內,並按照比例合並法予以合並。但是,投資企業將被投資企業納入合並範圍的前提是對被投資企業具有實質控制權。合營企業由於經濟性質和經營方式特殊,任何合營一方均不能夠實質控制合營企業。對按比例合並進來的這部分合營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損益現金流量,實際上投資企業單方面控制不了。因此,不應將這種聯合控制主體(合營企業)按比例納入合並財務報表合並範圍。2005年7月,財政部公布了《合並財務報表會計準則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取消了比例合並法,要求對於聯合控制主體(合營企業)在合並財務報表中應採用權益法進行會計處理。
  合並會計報表審計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運用實質重於形式原則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與其他會計原則發生衝突時,審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應以能夠客觀、公允、全面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並力求向會計報表的使用者提供更加相關可靠的會計信息爲標準。
  第二,不要過分注重實質而放棄形式。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但是,在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中,處於主導地位的原則是客觀性相關性、可比性、一貫性、及時性、明晰性等十個原則,而實質重於形式、謹慎性和重要性這三個原則是對其他十個原則的補充和修正。因此,實質重於形式原則不應被過分強調。
  第三,有些企業利用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主觀性,將實質重於形式原則變成粉飾會計報表的工具、從事違法違規行爲的“擋箭牌”。審計人員對合並會計報表審計時,應注意企業運用的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是否違反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重要意義的分析
  我國新發布的企業會計制度》增加了實質重於形式原則,並強調了其重要地位。企業會計制度》第11條第2款規定:企業應當按照交易事項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爲會計核算的依據。具體而言,交易事項的實質不總是與它們外在的法律形式相一致的,當交易事項的實質與其法律形式不一致時,會計人員應當根據其經濟實質而不是法律形式進行核算和反映。實質重於形式,作爲一項重要的國際慣例,我國在制定準則、制度時雖然遵循這一原則,但一直未將其明文列示於會計原則部分,這次統一制定的企業會計制度將其列爲會計原則的第2條,可見其重要性
  實質重於形式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美國會計準則委員會(APB)於1970年發布的第四號公告“基本概念與會計原則”中。APB認爲,財務會計應該強調交易事項經濟實質,而不論該交易事項的法律形式是否不同於其經濟實質。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1989年7月公布的《編制和呈報財務報表的結構》中也採納了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國際會計準則》關於實質重於形式在第35條規定:如果信息要想忠實反映它擬反映的交易或其他事項,那么就須根據它們的實質和經濟現實,而不是僅僅根據它們的法律形式進行核算和反映。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與國際經濟交往加深,對會計準則國際化提出了必然的要求。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市場的擴大,國際會計準則將影響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規模和趨勢。我國已加入WTO,要進一步融入國際資本市場,參與國際貿易的競爭,就必須按國際慣例向國際投資者和債權人提供真實、公允、可比的會計信息。
  首先,由於改革开放的不斷深入,企業形式呈多樣化發展,如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單一企業企業集團、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等,它們對會計核算和會計信息披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次,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資本市場證券市場等新興市場逐步發展,一些新的業務如投資、兼並、重組融資,特別是創新經濟業務的出現,會計對象的不確定性增加,企業經濟業務的復雜化要求企業進行會計處理時,在不同的會計原則、方法和程序之間進行選擇。會計人員可以按照交易性質、實質和結果,進行判斷和處理。
  但是,我國原有制度所規定的某些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已不能適應企業實際情況的需要,導致企業所反映的各項會計要素缺乏可靠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對資產的定義沒有真正反映資產的質量特徵,忽略了企業資產應當具有的最基本的性質,即資產應當“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在實務工作中,企業擁有或者控制資源不能給企業帶來未來經濟利益,但仍然作爲企業資產資產負債表上列示,從而造成企業資產不實,不能客觀反映企業經濟實質。例如,已被淘汰或者長期闲置不用的設備、無法收回的應收账款、各項資產減值等,這些形式上的資產項目不能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但因其符合資產定義而仍能作爲企業資產,其價值仍反映在會計報表資產方,造成企業增資產,虛增利潤長期以來,有些企業账面很好看,實際上虛資產很多,虛盈實虧很嚴重。
  2.按原有的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在發出商品,提供勞務,同時收訖價款或者取得索取價款的憑據時,確認營業收入實現。這樣的收入確定條件實質上是所有權憑證或實物形式上的交付,而不是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報酬發生轉移等實質性條件,也就不能按照正確的標準確認和計量收入。這使得有些企業銷售商品時,雖然已經知悉購买企業將無力承擔付款的責任,但仍然確認收入,虛列收入,必然導致利潤虛增。
  3.固定資產折舊政策、固定資產殘值率、固定資產報廢標準由國家統一制定,而不是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根據企業自身生產經營的特點和固定資產價值磨損的程度及無形損耗的具體表現來確定,這樣拘泥於形式的核算方法,不能客觀反映企業經濟實質和經營成果。例如,由於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標準與企業的實際情況不符,導致企業固定資產淨值不實,致使企業更新改造資金不足。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運用在會計核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對已有會計核算原則的補充和完善。
  1.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是對權責發生制原則的補充。權責發生制原則是會計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我們通常在確認收入費用時要遵循這一原則。但是由於各個企業處在紛繁復雜的經濟環境中,企業現金流量也許在某些方面更能反映其營運能力、償債能力和以後的發展前景。這也就是爲什么在以權責發生制爲確認和計量原則的基礎上,我們仍然需要編制現金流量表的原因所在。
  2.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是對一貫性原則的補充。一貫性原則要求企業採用的會計政策在前後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但是,如果某種會計政策更能反映企業經濟實質,能更恰當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時,可以恰當地變更。這正是有意無意地對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體現。比如企業原先對固定資產採用直线法計提折舊,但是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也許用加速折舊法更能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我們就不必拘泥於一貫性原則的形式,而應看其經濟實質,採用加速折舊法。
  3.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和謹慎性原則相輔相承。對資產計提各種跌價準備,一方面是謹慎性原則的體現,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由於資產可能因爲各種原因發生減值,在年度終了時,其實際價值與账面價值發生背離,原账面價值已不能反映企業資產的真實狀況,根據發生時所作的記錄也只能作爲形式上的參考。因此,對於企業的一些資產應根據實質重於形式原則計提減值準備,對原有的账面記錄作調整,能真實、恰當地反映資產經濟實質。
  實質重於形式原則的強調和運用,標志着我國的會計制度又向國際化、規範化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較強的實踐指導意義。但在具體運用該原則時,也要注意適當。
  1.不能過分強調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實質重於形式”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可靠性的一條很重要的原則。我國會計信息嚴重失真與證券市場會計信息質量的進一步要求之間形成的巨大反差,是該原則出臺的背景。運用得好,有利於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但如果被過分強調,反而又會影響會計信息的可核實性,甚至爲會計人員進行會計處理時主觀臆斷提供借口,不利於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2.會計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是貫徹這一原則的可靠保證。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交易事項經濟實質與法律形式方面不一致,甚至發生背離。這一方面給會計人員帶來了困惑,在選用會計政策時無所適從,因爲制度所賦予的不是對交易事項的絕對的規範;另一方面也給會計人員一定的獨立精神和專業判斷空間,對會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交易事項經濟實質與其外在形式不一致時,會計人員要如實反映企業經濟活動,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判斷能力。因此,會計人員應注重職業判斷能力的提升,培養高標準的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
  


熱門資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