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

概述
1985年國務院批準建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採用GDP國民經濟進行核算, 我國开始了建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理論基礎、指導思想和核算模式等的研究。1986年國家七五重點科研項目“中國宏觀經濟分析”最早完成和公布了我國自主研究GDP指標。該研究參考世界銀行的基本計算方法,根據中國國情進行了加權處理和項目調整,並通過匯率移動平均換算成美元表示的指標,系統地完成了中國1952-1986年三十多年GDP、人均GDP指標制作,並進行了增長率和各要素變化及貢獻度的分析研究,以及國際比較。該成果爲我國GDP研究奠定了基礎。

中國GDP簡介

  北京時間2011年1月20日,初步測算,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個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1.9%,二季度增長10.3%,三季度增長9.6%,四季度增長9.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0497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86481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171005億元,增長9.5%。
  2009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

歐盟 European Union 16 4755.80億美元
1 美國 United States 14 2563.00億美元
2 日本 Japan 5 0653.58億美元
3 中國 China 4 9847.31億美元
4 德國 Germany 3 3602.13億美元
5 英國 United Kingdom 2 7870.16億美元
6 法國 France 2 6602.32億美元
7 意大利 Italy 2 1213.09億美元
8 巴西 Brazil 1 5769.48億美元
9 西班牙 Spain 1 4661.27億美元
10 加拿大 Canada 1 3391.13億美元

  2010年7月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告,經初步核實,2009年國內生產總值爲3405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1%,按照年末人民幣匯率計算,約爲49868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三。
  2009年全國總人口爲133474萬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據此計算,2009年人均GDP爲25511元,折合3736美元,世界排名中遊。

中國GDP在世界上的位置

    1952年中國的工業總產值按現價估計爲2390億元。在總量上 這個數字佔有世界幾乎3%的份額,同時也是日本或者印度的1.5倍(非人均)。
  人均GDP在六十年代增速僅僅爲17%,到七十年代增至70%,到了飛速發展的八十年代以63%的速度一舉超過印度,最後在九十年代更是達到了175%的高峯。然而中國的繁榮仍然集中在沿海和南方省份,同時近幾年中國已經努力將其繁榮擴展至內陸省份和東北傳統工業帶。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試圖將中央計劃與市場主導化改革相結合,提高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質量同時不加劇通貨膨脹、失業財政赤字;謀求農業改革,破除公社體系和引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讓農民在農業活動中有更大的自主決定權;政府還鼓勵非農業活動,比如鄉村地區的農村企業;促使國有企業更加自主的經營,提高市場競爭力,並且促進大陸與境外貿易企業的直接接觸;同時也更加地依賴境外的資金進口
  1980年 世界各國(地區) GDP總值 (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2,7956億美元
  02----日本-----------------1,0279億美元
  03----西德-------------------8261億美元
  04----法國-------------------6824億美元
  05----英國-------------------5367億美元
  06---意大利-----------------4546億美元
  07----中國-------------------3015億美元 ★★★
  08---加拿大-----------------2689億美元
  09---西班牙-----------------2218億美元
  10---阿根廷-----------------2090億美元
  可見,1980進入“萬億美元俱樂部”的國家成員只有兩個,美國日本
  1988年末,爲了應對價格機制的改革導致的通貨膨脹的高漲,領導層採用了一系列嚴厲的措施。中國經濟在九十年代末期活力重現。鄧小平在1992年新春南巡時給予改革以新的動力。那年晚些時候的中共十四大支持鄧小平重新推動市場改革,同時聲明中國在九十年代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治體制的連續性,但更大膽的經濟體制改革成爲九十年代十年發展規劃的特點。
  1990年 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除蘇聯外,按當時匯率
  01----美國---------5,8033億美元
  02----日本---------3,0522億美元
  03----德國---------1,5470億美元
  04----法國---------1,2198億美元
  05---意大利--------1,1045億美元
  06-----英國-----------9946億美元
  07---加拿大----------5827億美元
  08---西班牙----------5115億美元
  09----巴西-----------4650億美元
  10----中國-----------3878億美元 ★★★
  (80年代中國的經濟發展應該是很快的,但是跟10年前相比,中國的排名反而退了3個名次,這主要是因爲人民幣大幅度貶值的因素)
  10年後的1990,世界上已經有5個國家進入了“萬億俱樂部”。
  在1993年,產值與物價都加速上漲,境外的投資預算也高漲。由於設立了2000多個特別經濟區並隨其帶來了境外資金的流入,促進了經濟的擴展。北京確立了更多長期的改革以給市場導向的體制更多發揮空間同時增強中央對金融體系的管理國有企業將繼續主導許多在現在稱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行業。黨和政府召回投機信貸,提高了利率並重新評估了投資項目。增長率因此得到了緩和,通貨膨脹率也從1995年的超過17%跌至1996年初的8%。經濟在九十年代末,部分由於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放緩,官方的增長率1998年是7.8%,1999年是7.1%。
  200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總值排名(按當時匯率
  01----美國---------9,8247億美元
  02----日本---------4,7661億美元
  03----德國---------1,8752億美元
  04----英國---------1,4409億美元
  05----法國---------1,3133億美元
  06----中國---------1,0808億美元 ★★★(中國GDP總量首次超過意大利,也進入了“萬億俱樂部”)
  07---意大利-------1,0776億美元
  09---加拿大----------7242億美元
  08----巴西------------5998億美元
  10---墨西哥----------5814億美元
  10年後的2000年,世界上已經有包括中國在內的7個國家進入了“萬億俱樂部”。
  中國執行副總理黃菊,在2005年一月於瑞士的達沃斯召开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說,中國經濟(指GDP)計劃從2005年的2.2萬億美元在2020年達到4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三倍:每人3000美元
  2005年 萬億美元 (T$)  
  1 美國---------14,4866
  2 日本---------- 4,6638

  3 德國 ----------2,7301
  4 英國 ----------2,2275
  5 中國 ----------2,0548 (繼超過意大利之後,中國GDP又一次超越“西方七強”中的法國,位列全球第五。)
  6 法國-----------1,9727
  7 意大利------- 1,7096
  8 加拿大------- 1,0345
  9 西班牙 -------1,0190
  10 印度 ------------7198
  又有兩個國家(加拿大和西班牙)進入了“萬億俱樂部”。
  2006年,中國官方宣布其已成爲第四大經濟體,按照美元匯率計算超過了英國。
  排名 國家 06年GDP
  1 美國 ---------14,9791
  2 日本 ----------5,0833
  3 德國 ----------2,8125
  4 中國 ----------2,5879 (中國經濟總量陸續超過“西方七強”中的意大利、法國、英國,位列全球第四。)
  5 英國 ----------2,2921
  6 法國 ----------2,1083
  7 意大利 -------1,7284
  8 西班牙 -------1,0694
  9 加拿大------- 1,0572
  10 印度 --------- 7785
  (此時中國的GDP僅僅是日本的一半,誰又曾想兩年後的一場經濟危機,5年後中國經濟總量竟然超過了日本!)  
  截止2008年年底  
  — World 78,360,000
  — 歐盟 18,930,000
  1 美國 14,330,000
  2 日本 4,844,000
  3 中國 4,222,000 (兩年後的一場經濟危機,中國經濟超越德國,成爲第三大經濟體。)
  4 德國 3,818,000
  5 法國 2,978,000
  6 英國 2,787,000
  7 意大利 2,399,000
  8 俄羅斯 1,757,000
  9 西班牙 1,683,000
  10 巴西 1,665,000
  2009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爲第三大經濟體。
  北京時間2011年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告,經初步核實,2010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爲54742億美元,並稱其GDP低於中國1月公布的58786億美元,拱手交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交椅。
  GDP萬億俱樂部(2011年1月公布數據) 金融百科 taobiz.com
  
  
排名 國家 2010年GDP總量 增長率
1 United States 美國 14 6602(億美元) 3.8%
2 China (PRC) 中國 5 8786(387259.552億人民幣) 10.3%
3 Japan 日本 5 4742(4592251.638億日元) 3.9%
4 Germany 德國 3 2986(23649.3億歐元) -5.0%
5 France 法國 2 6429.5(18948.59億歐元) -2.7%
6 United Kingdom 英國 2 1512.9(13736.61億英鎊) -4.8%
7 Italy 意大利 1 6960.768(12160億歐元) -5.0%
8 Brazil 巴西 1 5568 .7(31030億雷亞爾) 0.7%
9 Spain 西班牙 1 4661.27(10511.51億歐元) -3.0%
10 Canada 加拿大 1 3699 .36(15624.12億加元) -2.5%
11 Russia 俄羅斯 1 2043.58(382587.1億盧布) -7.9%
12 India 印度 1 1672.47(564373.27億盧比) 7.2%
至此,”萬億俱樂部“成員爲 ”西方七強“ + 日本 + ”金磚四國“(Bric: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高速增長的原因
綜述

  中國經濟近二十年都保持超高速發展,而且速度越來越快。同1978年相比,GDP年均增長近10%,有 的地區超過20%,佔世界份額超過5%;總量突破20萬億,趕超世界第4位;外匯儲備第一對外貿易第二……。這是純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可能的事,爲什么會發生呢?究其原因,大體有四大因素十個方面。
  

四大因素

  1.政經結合及官員無風險操作國家投資GDP增長的絕對力量
  中國經濟發展是由政經結合,經行政首長謀劃的,結合政治任務,以政治前程爲激勵力的官場商場結合的投資型增長經濟。在執行層面,由政體轄區內的官員發令,形成了人財物層層響應的規模、復制、官商一體的項目开發型,以公共消費爲切入點快速走向國際標準的裙帶關系經濟。其表現爲粗放型的投入性的大消耗的低起點上的規模迅猛擴張,還沒有顧及社會效率利潤,尚未完全認識到更沒有做到生產爲消費服務。相反,生產勞動束縛人的自由,迫於生計或追求升官發財夢而努力讀書拚命勞動,爲生產而生產爲學歷而讀書。
  國家力量是任何個人或組織不能相提並論的,政治業績與經濟收益兼得之激勵力是任何行業都無可比擬的。經濟由政府官員控制,具有政治色彩;升官發財需要大搞項目,搞獲取回扣旱澇保收項目,搞那些規模大、價格可隨意拔高的公款公共消費項目。搞項目由政府出面銀行出資且官員無風險操作是市場經濟中絕無僅有的,加之成本回扣和造價失控,政治業績和經濟回報必然雙雙豐收,從而大开發大投資之勢自然不可當。當升官發財成了人生最大追求的時候,在政治前程離不开項目經濟的情況下,以社會基礎建設和公共、官商等的高消費爲基本內容的GDP增長就是絕對的結果。因而說,政經結合及官員無風險操作國家投資GDP增長的絕對力量。這是突破常規經濟律建設中國特色道路的創舉。
  2.復制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市場經濟管理方法和融入世界、引進外資GDP增長的高平臺新起點
  在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下,通過購买世界先進的生產线,然後模仿制造、改進工藝並學習配套的市場經濟管理方法等,所造就的現代化生產水平和規模是GDP增長的高新基礎。
  生物科技引入農業使糧棉畜牧林產量翻番增長,不僅解決了衣食溫飽問題降低成了生活品產出成本,而且留給發展城市和交通道路、房地產的用地大幅增多。
  中國开放早期就強調引進外資,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積極融入世界市場,同國際接軌。這在經貿和資金及其運作上,在經濟管理體制上形成了GDP增長軟設施。
  如此十幾年下來,很快就縮短了與先進國家的距離,同時通過科教興國培植民族創新能力以趕超世界水平。這是走捷徑實現經濟騰飛的英明之舉。
  3.農民及廉價民工等絕對多數人的勤儉節約和國家資源存量變現、高物價是GDP增長的實質所在
  農民和廣大低薪勞動者節衣縮食支持了大出口加工外匯,從而儲蓄了勞動成果積累了資本,支持了貨幣信貸過多、外貿順差過多和公共設施建設。這樣就填充了GDP總量猛增的空虛。同時,十多億人的勤儉節約支持一、二億人的共產主義生活,必然出現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城市亮麗門面效應。

  存量變現和高物價意味着物資總量未變,以貨幣標記的GDP財稅帳面卻平地起大廈。物資採購、項目發包中的回扣交易使價格大幅度增長,貨幣貶值行業壟斷收入房地產等的高物價形成充貨膨脹。此二者造成貨幣標記的GDP高增長,貨幣需求和發行量不斷增加。
  4.汽車住房帶動的路橋建設和造城運動所形成的公共規模消費GDP進入高速增長的新龍頭力量
  衣食經濟反映在恩格爾系數上,是溫飽先行經濟。由於其規模小,佔用資金量不多,基本上屬改革开放早期目標和私營經濟活動範圍,是中國改革开放前十年GDP增長的龍頭力量。現在是改革开放的後十年階段,住行經濟由於級差大規模大投入大,可以說是豪華型經濟房地產由國家控制汽車則屬大企業,養車費用高昂,路橋建設涉及到地產。在這種背景下,政府大幅度介入使得官場與商場結合,大手筆項目規劃經濟推動GDP空前高漲。加之低利率房貸車貸政策形成的高超消費,吸入高收入人士和年青一代湧入高消費羣,成功地刺激了內需,使GDP高增長有了着落點。
  

十個方面

  陰流子是集欲望需求信譽能力一身的幣符抽象物,如下十個方面的關鍵點是如何釋放欲望刺激需求,如何提高信譽度增強產能力。一句話,如何適用陰流子律。
  1.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打开了陰流子閘門
  經過文革十年浩劫後,中國幾乎一窮二白,經濟狀況已經見底。中國人口佔世界五分之一,幅員遼闊,無疑屬世界上大規模經濟圈,富藏陰流子。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意味着要釋放出中國人的欲望需求與能力信譽,進而發揮陰流子效用。中國經濟發展特別耀眼還因爲起點低規模大,從革命轉移到建設上反差大,以致經濟發展效果顯著。
  2.堅持改革开放开啓了政經管理與科技復制機器,使生產要素產能力快速踩上新臺階
  第一,中國一慣自稱科技管理落後,开放後,國企大量引進西方先進的生產线和工藝,如計算機控制系統、家電、汽車、電腦等等,並逐漸消化改進。這是在人類科技文化成果上搞經濟建設,實現了GDP高起點高科技高效率高增長。在經管體制上引入市場機制,模仿西方生活方式和經濟操作方法,從近年教學系統盛行的以MBA課程爲時髦的引進學習中足見一斑。中國教學科研機構一直設有各國的對口研究部門或單位,开啓了全面引進國際文化科技時代,加之消化改良,使中華民族文化技術接近且少部分超越國際水準。這是通過技術、裝置引進和出國考察,復制世界科技生產力管理模式,實現中西文化合璧,打造高新科技生產力和建設GDP增長的基礎。
  第二,實行开放優惠政策,引進外資和先進的投資金融體系,變港臺、世界500強經濟體及其資金經營方式爲中國GDP的一部分。外資進入使國內陰流子量增大,外企進入則可开發中國工業區進而增加就業崗位和財稅收入,爲中國培養適應國際分工經濟建設人才。
  第三,發展中國家通常是土地、原材料貨幣標值低和人工便宜的代名詞,因而可以低價出口佔領市場。除了提供優質產品服務外,以國家作後盾,超低價銷售起到了清洗市場的效果。以國家實力支持出口貿易是战勝任何強大的個體或私營資本或松散國家,打开國際市場的好辦法。超低價出口有利於培植外向型經濟實體,對GDP長足高增長是一項經濟策略。中國近年遭遇傾銷官司不斷,就是適用了低價搶佔市場的策略,從而外匯儲備突破萬億元美元,實現了國家內實外富。
  3.城建夜以繼日地進行和國家資源存量貨幣化釋放出陰流子,行業壟斷市場炒作等形成了陰流子渠道,從而直接發揮陰流子流和用的效應
  在改革开放初期,百業待興,國家資源存量近乎零標價,一旦變現就象天上落下錢袋,砸中了官員與官商,滋潤了近地居民。市場炒作是刺激消費投資的一種技巧,據國人买漲不买跌的心理特點,房地產應在物價走高中發展,使消費者同是贏利者,從而使需求伴隨經濟發展穩步增加。
  第一,郊區城市化,大手筆路橋建設和城建環保綠化开創了巨額公共消費,消耗掉了庫存產品,形成了企業新的生產力,解決了大量城市居民與民工的就業。國家上天下海和生物工程等方面的高新尖課題攻關,國際大都市目標、商業娛樂廣場、市中心大道和堂館奢華建設,培植了高精尖人才和高檔產業
  第二,國土、礦藏資源完全貨幣計量在帳面上顯示出GDP增加,在使用上形成地方政府財政外开發建設自由支配資金,在分配上使官員官商和公務員成爲富裕羣體,進而滋生豪華消費羣。
  第三,原水利、战備等設施的开發利用按新物價水平計入新工程,顯示GDP增加。
  第四,文物保護、旅遊景物的开發,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既有資金引進又有文化引入。
  第五,權力參與的,從外匯股市到文教衛生再到房地產等的種種輪番市場炒作壟斷物價和適度充貨膨脹使資金流逐年放量
  4.財政投資銀行信貸過多並由官員聯系官商個人無風險操作,實現了個人欲望需求與國家能力信譽的結合,掀起了經濟建設高潮
  在中國GDP發展中使陰流子流量放大的辦法是項目國投個人無風險操作和高物價高回扣。首先是財政收入高速增長。其次是政府規劃土地使用過程中的補償出讓差價拉大。第三是項目越做越多越大,標的越來越高。這些方面獲得了古今中外從未有過的陰流子放大。投資GDP增長的直接而多快因素,國投個人無風險操作是項目投資掀起規模經濟建設高潮的心理基礎。在國體經濟監控缺失情況下,出於中飽私襄和政治前程而不計成本不計風險大上快上項目官商勾結回扣、贈予方式制造了物價成倍增長,擋不住公關立項致使重復建設不合理建設項目和亂佔土地的情形越來越多。總之,國家投資基建,官員無風險策劃,個人無風險經營創造了史無前例的放膽开發,促成項目大幹快上成陰流子放量的大幹社會主義躍進之勢。
  5.在追求GDP高增長中升官發財推動大手筆規劃經濟的高漲,使陰流子放出天量 金融百科 taobiz.com
  因社會經濟的計劃、調控配置權掌握在官員手上,從而可能大上快上項目,大搞路橋建設,大量拍賣土地,拆建修補市容市貌……。
  改革开放前的計劃經濟時代之所以沒有驅動GDP高速增長,是因爲經濟活動限於政治環境中爲政治服務,沒有渾水摸魚市場環境。而今政經結合於官場市場裏,升官發財得到充分結合。爲實現黨政GDP目標,各級政府、國有企業銀行信貸財政投資都從政治高度出發,積極配合,通過市場方式跟幫。特殊政治和委員會裁決,使決策速效高;黨政參控市場經濟,培植了官商經濟;搞項目建業績是官員暴富和升遷的基本途徑,領導換屆促進項目超前產生,形成換屆經濟。因爲通過經濟手段博取政治前程是多數人的人生追求,以致形成政治帶動經濟項目放量陰流子,最終出現大城市大交通大都市經濟圈高GDP增長的局面。所以政府政治驅動力加市場經濟驅動力是GDP增長的二個強力因素。
  6.以項目方式啓動公款公共超常消費制造高回扣高物價和壟斷行業收入形成奢華和勤儉羣體,修造陰流子從貧窮羣體流入富人羣體的通道
  盡管官員不顧一切地追求項目建設,變現國家庫存,搞豪華施政,爲公務員加薪,且多佔多得索要回扣和大浪費,造就官商巨富羣,制造教育、衛生、水電等壟斷價格收入行業,加劇了不公平和貧富分化,不但沒有制約GDP增長,卻大大刺激了國內消費,尤其是官、商羣體和申辦建設世界級交流會館等的高端消費,創造了少數人的超世界一流水平的消費,進而催生了高檔生活用品的生產企業
  第一,有關安全生存和社會基礎建設資源由政府管理官員控制,容易出現公款消費壟斷物價和高額回扣。大宗權錢色交易和高津貼高待遇是高物價高消費形成陰流子大流量的先導力量。據說在江西,搞工程預算潛規則中就有10%的回扣費用在內。
  第二,教育產業化使爲人師表的教師向錢看,致學雜費猛漲,名目繁多的亂收費層出不窮。但學校高收入除部分用於擴建規模改善科教設施外,大部分成了學校官員的灰色收入和教職工薪水。父母對獨生子女的傾注和教育高收費致老百姓備於建房、結婚、上學、醫療的積蓄付諸了學校。
  第三,醫療改革使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誤入金錢泥坑,病看不好卻在醫術醫藥方面猛开天價,使老百姓節衣縮食甚至舉債來支付醫生和醫托揮霍、購豪宅名車的費用
  第四,過去電力電訊、銀行,現在水、電、教育、醫療、電視、物業管理壟斷行業不斷出現,造就了高收人羣高消費羣體。
  7.私家車快速上路和房地產高速發展爲政府圈地大搞路橋建設、城市規劃、高價拍賣土地和稅收增長等政策及行爲提供了依據和出路,從而使得政府开支高消費有了經濟基礎,駛入了良性循環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是經濟發達城市興起的基本規律。小轎車大規模上路不僅汽車業發展,還在時間上縮小了市區,引發了路橋隧道、高速公路、環城公路和地鐵、機場建設的全面鋪开。房地產猛漲形成了GDP面值增長,又使城市商住發達和建築裝飾技術提升,推出了小康生活水平的豪宅。隨之,能源消耗、建材需求飆升,裝修、家電、物流業迅猛發展,經濟繁榮出現鏈式反應。
  8.農民及民工大軍、民營企業和科技創新是質效經濟三大支持點
  經濟高效發展靠陰流子手段即金融調節機制,但離不开以生產實現消費的物質手段。因此,GDP貨幣標值再高,如果沒有低工資且節衣縮食的2億民工支持,沒有私營企業節儉積累資本,沒有科技創新市場經濟的調節,必然是泡沫GDP
  1997年以來,雖然科技生物農業使糧食產量翻番提高,但農民收入卻普遍逐年下降。因爲農用物資價高而賣出的糧食價低,其少得收入轉移到城市和工業產值中去了。中國人多地少,加上科學種田使產量提高用人減少,進城建設城市的民工逐年增多,遠遠超過城建和工業發展需求,以致工資水平一直偏低。低工資維持了低生產成本,是產品出口企業主剝削致富的基礎。
  中國人長於勤儉節約積蓄財富GDP高增長的基本力量;近十億人的生存需要對基本物資需求往往是低限,不能再壓縮了。正是因爲貧困人口衆多,絕大多數人節衣縮食才支持了GDP大幅長期增長。也就是說,個體消費讓位於公共建設,窮人消費讓位於少數人的奢侈消費
  GDP的迅猛增長給官商經濟提供了空前的發展機會,同時不可避免地留給了個體補充經濟發展縫隙。私營個體經濟是講效率的,但注冊企業公司門檻值低,工商發展沒有遵循力-消-產順序周期律進行計劃統籌,從而惡性競爭使得贏利困難。在水與火的生死考驗中走出來的民企,在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提高了素質增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政府項目經濟滋生的暴發戶使市場中的經濟實體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國家實施科教興國,培植民族創新能力;私營企業重視ISO產品开發設計,積極融入國際市場,大大增強了中國科技型企業的整體實力。
  雖然中國GDP是國家投資型的,項目型的,存量變現型的,存在適當的泡沫,但有10億人民節衣縮食和私營經濟精打細算的支撐,並借助現代科技,數以千萬計的暴富官商才能過上比西方人還富裕的生活。 金融百科 taobiz.com
  9.圍繞造城運動、基礎設施建設創滋生項目暴發戶
  1997年以來,企業變賣改制、政府功能轉變,讓政府注意力集中到體育經貿科技文化場館等爲切入點的市容市貌建設上,進而演變成以籌備世界級運動會、科技經貿文化交流爲契機,搞好市容市貌高規格擴建爲中心的大手筆圈地搞路橋建設和房地產开發的造城運動,啓動了高超消費,加快了融入國際市場的步伐。當結合科技經貿文化建設城市基礎工程時,不斷出臺的項目衍生了一批批富翁,實現了一部地區一部人先富起來的思想。
  10.國運周期到達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事物興衰都是輪流的,正所謂風水輪流轉。一個泱泱大國的發展之勢是誰也阻擋不了的。

國內生產總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的簡稱。它是一個國家(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國內生產總值有三種表現形態,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即所有常住單位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初次分配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減去進口貨物和服務。在實際核算中,國內生產總值的三種表現形態表現爲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面反映國內生產總值及其構成。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統計年度 指標值(億元) 漲跌
2010 397983.00 57080.00
2009 340506.90 26461.50
2008 314045.40 48235.10
2007 265810.30 49495.90
2006 216314.40 31377.00
2005 184937.40 23339.10
2004 159878.30 24055.50
2003 135822.80 15490.10
2002 120332.70 10677.50
2001 109655.20 10440.60
2000 99214.60 9537.50
1999 89677.10 5274.80
1998 84402.30 5429.30
1997 78973.00 7796.40
1996 71176.60 10382.90
1995 60793.70 12595.80
1994 48197.90 12864.00
1993 35333.90 8410.40
1992 26923.50 5142.00
1991 21781.50 3113.70
1990 18667.80 1675.50
1989 16992.30 1949.50
1988 15042.80 2984.20
1987 12058.60 1783.40
1986 10275.20 1259.20
1985 9016.00 1807.90
1984 7208.10 1245.40
1983 5962.70 639.30
1982 5323.40 431.80
1981 4891.60 346.00
1980 4545.60 483.00
1979 4062.60 417.40
1978 3645.20 443.30
1977 3201.90 258.20
1976 2943.70 -53.60
1975 2997.30 207.40
1974 2789.90 69.00
1973 2720.90 202.80
1972 2518.10 91.70
1971 2426.40 173.70
1970 2252.70 314.80
1969 1937.90 214.80
1968 1723.10 -50.80
1967 1773.90 -94.10
1966 1868.00 151.90
1965 1716.10 262.10
1964 1454.00 220.70
1963 1233.30 84.00
1962 1149.30 -70.70
1961 1220.00 -237.00
1960 1457.00 18.00
1959 1439.00 132.00
1958 1307.00 239.00
1957 1068.00 40.00
1956 1028.00 118.00
1955 910.00 51.00
1954 859.00 35.00
1953 824.00 145.00
1952 679.00 0.00

  
  

 

熱門資訊更多